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广大华软〔2014〕16号 签发人:何大进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关于报送 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报告
广东省教育厅: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和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21号)精神,我院在总结上年度质量年报发布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做好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发布工作,现遵照贵厅要求,将我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送贵厅,请审阅。
附件: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4年3月27日 附件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前言 2013学年(2012.9.1-2013.8.31),我院全体师生在省教育厅、学院董事会和学院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2013学年,我院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是:认真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材。 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第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认真落实,教学工作真正成为学院的中心工作。 第二,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注意向教学工作倾斜。 2013学年,我院教育经费支出17354万元,比上一学年增加125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39万元。 第三,建立了84项内容涵盖教学工作各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健全。我院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听课评价、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开展教学评估为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议对象涵盖所有任课教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第五,省级及院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建设质量不断提高。院级精品建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牌专业、教学名师、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都得到稳步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不少项目都通过了结题验收或中期检查。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取得成绩,共获得6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5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另外,2013学年,我院还获得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第六,各项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开展,效果显著。2013学年,我院教师共申报成功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9项),申报成功校内外科研项目44项(其中省级项目10项、市级3项、厅局级7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21项),发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论文249篇(其中EI收录10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一般期刊论文228篇),有7项教学成果获奖,编写著作或教材7部。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均好于上一学年。 第七,教风和学风进一步改善。2013学年,广大教师的教风进一步好转,认真备课、授课,保证了教学质量,学生和教学督导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在都在89%以上,比上年提高5%。学生的学风也明显改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旷课和迟到现象减少,因违规而受到处分的学生数量也明显减少。 第八,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2013学年,学院和各系部先后组织各类学术讲座40多场,参加听讲座的师生近8000多人次。学院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有74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学院还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成效显著。2013学年,我院学生通过参加校外竞赛,获得国际级奖1项,获得国家级奖6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奖1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2项、优秀奖22项)。 第九,新生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我院共录取本科新生2794人,比上一学年减少226人。其中:在广东省录取的理科生的平均分为489分,比广东省当年公布的投档控制线(480分)高出9分;在广东省录取的文科生的平均分为508分,比广东省当年公布的投档控制线(498分)高出10分。在外省录取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平均分均高出当地录取线20分左右,湖南、广西、陕西省等部分省高出录取线40分以上。 第十,我院有2013届应届本科毕业生2354人,参加就业人数为2206人,就业率为97.14%%,比上一学年基本持平。 2014学年,我院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八大精神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院概况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于2002年由广州大学和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独立学院。2009年,合作方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州盈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学院自创办以来,在举办高校广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优秀专业特色独立学院”、“十佳和谐校园”、“全国二十强品牌独立学院”、“21世纪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教育机构”等荣誉称号。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一角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有9系2部3个研究所。九系分别为:软件工程系、网络技术系、计算机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电子系、管理系、国际经贸系、外语系;二部为基础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三个研究所分别为软件研究所、信息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3学年,学院共有在校学生10933人,教职员工742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校园总占地面积503亩,校园绿化面积13.4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0℅;建筑总面积为21.0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9万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为7.2平方米。学院拥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4间,总面积为8406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7.93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229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383.65万元。 (二)学院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IT类专业和相关学科群,以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形成以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动漫制作、游戏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积极发展以数字媒体艺术为特色的新兴学科,打造富有信息软件学科特色的独立学院。 办学类型定位:建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独立学院。 办学层次定位:到“十二·五”中期(2014年),完成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实行完全的本科教育。 教育教学思想定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秉承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弘扬“重素质、重能力、重特色、严管理”的办学传统,培育“生生日新、德业并举”的校风和“专通相融、崇实崇真”的学风,在母体高校广州大学的扶持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IT类学科群为依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独立学院。 (三)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坚定地走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到2015年,完成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建设任务,将学院建成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独立学院。为此,要努力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以创新和特色办学思路构架调整学科结构,体现和逐步发挥IT类专业的优势,完善学科布局;二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在职培养与从外引进相结合,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四是完善科研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研究项目的层次与质量;五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立更加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专业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实现完全的本科教育;至“十二.五”末期,本科专业数达到25个左右,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个学科门类;进一步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建成一批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学院发展和教学需要,引进20名左右有博士学位或者有教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使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师资总数的30%,硕士研究生占师资比例50%以上,博士研究生占师资比例5%以上;开展评选教学名师奖活动,鼓励教师上水平。到“十二.五”期末,全院计划评选院级教学名师8-10名,争取有1-2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名师奖;切实为青年教师的外出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创造条件、提供经济或时间上的支持。 校园建设规划: (1)图书馆综合楼:已完成设计方案审查,进入报建阶段。新馆建筑面积约18696平方米,总藏书量约80万册。有固定阅览座位约2063个(含电子阅览座位约500个),层数为五层。新馆的建设理念是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信息查询及获取的空间和平台,馆内设有学术报告厅,可容纳157人。有20个可供10-20人共同学习讨论的研讨室、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座集藏书、教学、科研、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图书馆。 (2)专家楼:已完成设计方案,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查。新楼总建筑面积15116.5,平方米,层数为18层,设有约250套教工宿舍及30套专家公寓。旨在解决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职工提供更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 (3)产学研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层数为6层,将成为我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孵化平台。 (4)艺术教学综合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00 平方米,层数为6层。设有造型雕塑实训室、视听语言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实训室、CG动画制作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专业展厅等等,是一处集演艺、展览、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设施。 (5)食堂:学院拟在校园礼堂四厅与学生第一学生服务部之间的空地建设一座1万平方米的师生食堂,新食堂建成后可容纳5000多人同时就餐。新食堂面临翠湖,位置优越,建成后将成为校园新的景观工程。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培养更多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广州,面向珠江三角洲,辐射广东和全国。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13学年,我院共有21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工学类8个、管理学类6个、文学类2个,经济学类1个、艺术学4个。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本科各专业情况一览表(截止2013年8月)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1.学生数量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013年学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有在校学生10933人,比上一学年减少396人;其中本科生10927人(比上一学年增加411人),占学生总数的99.95%;专科生6人(比上一学年减少807人),占学生总数的0.05%。
2.专业门类、性别结构 2013学年,我院有本科在校生10927人;其中女生3958人,男生6969人;专科在校生6人。详细情况见表2、表3: 表2:普通本科分专业学生数、男女生人数统计表(2012.9-2013.8)
表3:普通专科分专业学生数、男女生人数统计表(2012.9-2013.8)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1.同类高校中被考生首选比例 2013年,我院在广东省内部分普通类计划录取2670人,实际录取2694人,录取率为100.90%。其中:第一志愿录取2344人,占87.79%,比上一学年提高4.34%;第二志愿录取82人,征集志愿录取268人,均少于上一学年。 广东省外部分:录取100人,其中第一志愿录取85人,占85%,比上一学年减少8%;第二志愿录取4人,征集志愿录取11人,比上一学年略有增加。详情见表4: 表4 : 我院2013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表(不含本科插班生)(单位:人)
3.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2013年,我院共录取本科新生2794人,比上一学年减少226人。其中:在广东省录取的理科生的平均分为489分,比广东省当年公布的投档控制线(480分)高出9分;在广东省录取的文科生的平均分为508分,比广东省当年公布的投档控制线(498分)高出10分。在外省录取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平均分均高出当地录取线20分左右,湖南、广西、陕西省等部分省高出录取线40分以上。 表5 : 我院2013级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
4.生源分布地区 我院2013级新生生源分布情况是:录取广东省内新生2694人(不含专升本科插班生),占96.42%;录取广东省外新生为100人,占3.58% 。学生生源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 表6: 我院2013级学生生源地统计图 (单位:人)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 1.教师队伍数量及职称结构 2013年学年,我院有教师5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32人),与上一学年基本持平(说明:按照省厅关于“对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按专任教师数的50%计算”的要求, 32名兼职教师折合专任教师16名;全院计有专任教师514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40人,占7.5%;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06人,占20%;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218人,占41.1%;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118人,占22.3%;均与上一学年持平。 我院教师职称结构图
2.教师学历/学缘结构 在我院530名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6%;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3.2%。 我院教师学历结构图 我院教师学历结构图
在我院530名教师中,有213人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占教师总数的40.2%;295人毕业于国内一般大学,占教师总数的55.7%;22人毕业于国(境)外大学,占教师总数的4.2%。 我院教师学缘结构图
优秀的外教,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生师比 2013年学年,我院有在校学生10933人,有教师514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32人,按专任教师数的50%计算,折合为16人)。生师比为21.27:1,与上一学年略有提高。 (三)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我院有本科课程专职主讲教师453人,占教师总数的85.47%,与上一学年持平。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我院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为40人,与上一学年相同。 主讲本科课程的副教授为106人,比上一学年相同。 为低年级授课的教授、副教授人数为130人,比上一学年增加1人。 由教授(副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为308门,比上一学年增加6门。详细情况见表7: 表7:本科课程授课教师情况表
注:1、以上数据根据实际排课情况统计; 2、本科课程总门数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3、副教授包括评定副教授职称和考取高级职称。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3学年我院教育经费支出合计为17354万元,比上一学年增加125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39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的详细情况见下表8: 表8:2013年华软学院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表
我院2013学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情况一览:(单位:万元)
教学经费支出(单位:万元)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1.行政用房 目前,我院教学行政用房10.7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9万平方米,生均7.2平方米;学生食堂7837平方米。
实验大楼外景一览
学生在计算机房进行软件设计 2.图书 到2013年8月底止,我院图书馆有馆藏文献779339册;其中纸质图书770045册,比上一学年增加38908册;生均图书71.3册,比上一学年增加6.3册。可利用超星电子图书128万种;另有各类光盘(磁带)4万片(盘)、中外文数据库3种9个库;有中外文期刊报纸229种;拥有电子期刊资源量605285.9375GB。其中:读秀知识库240万种,名师讲坛视频110000个,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源量6000GB,中国知网资源量2450GB。
学院具有特色的大英式图书馆 3.设备 到2013年8月底止,我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383.65万元;购买各种教学、科研仪器,教学、科研仪器总台数为9989台(套)。按现有在校学生10933人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924.2元,比上一学年增加52.5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0.91台(套)。 2013学年,我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8.37万元,新增设备507台件。
PARASOFT软件测试实验室,目前华南地区第一 学院现有计算机4944台,生均计算机0.44台;现有多媒体教室座位14648个,语音实验室座位380个,生均语音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座位 1.3 个。详细情况见表:9: 表9:我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统计表
学院网络实验室一角 4.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我院校园网络于2002年开始建设,累计投资1千多万元。历经多次扩容、升级和改造,目前已形成多层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楼宇间的100%光纤互连和楼内综合布线,光纤总长度超过10千米,综合布线信息点数约1.5万个,入网用户数近1.2万。目前,我院已建成万兆骨干、千兆楼层、百兆桌面的大型园区网络,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在同类型学院中都处于领先位置。 2012年9月份以来,学院网络中心又相继投入经费340多万元,用于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进一步改善网络资源环境。其建设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见表10: 表10:2013学年学院网络中心建设经费使用情况表
在改善网络建设条件的同时,我院充分利用校园网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构建了完整的网络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开发出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课程安排、学生选课、考勤、考试成绩登记等,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 2013年,我院开始启动网络教学资源综合平台建设项目,计划投入50万元经费,建设学院网络教学资源综合平台,以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特别是培养方案特点) 1.专业建设规划:我院制定了完善的专业建设规划,其目标是:根据我院的学科和专业特点,重点发展以软件开发技术为依托的IT类专业群,并根据游戏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专业。一个以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等专业为核心的IT类专业群已经形成。在23个本科专业中,52%属于IT类专业。 2.专业建设措施与成效:近年来,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各专业的发展。一是对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定期进行检查,并在师资、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先后投入资金9800多万元改善教学条件。三是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扶持有特色的专业发展(如对有特色的专业,学院每年资助建设经费10万元)。一批有特色和影响的专业近年来相继诞生,到2013年8月31日为止,有2个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有1个专业(软件工程)被评为广州市特色专业,有4个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被评为学院名牌建设专业。 3.人才培养方案:我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根据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其更为科学、合理。2011年在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根据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增加了“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构成”板块,要求各专业遵循“全程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原则,制定出培养不同层次应用能力的具体实施步骤、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进一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二)课程建设(含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1.课程结构、类型、数量一览表 2013学年,我院共开设课程829门,比上一学年增加27门。其中,必修课548门,选修课281门。选修课分为全院通识类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全院通识类选修课132门,专业选修课149门。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26门,专业必修课522门。详细情况见表11: 表11:课程结构、类型、数量一览表
2.重点或特色课程 我院对课程建设常抓不懈,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学院每年拨出20多万元专款,资助教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到2013年8月底止,全院已立项建设三批精品课程,共有43门课程被确定为院级精品建设课程;其中,有35门课程已经通过结题验收,其余8门课程正在建设中。已立项建设2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5门课程被确定为双语示范教学课程。 表12:我院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三)教材建设 我院制定了严格的教材管理规程,要求教师尽量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2013学年,我院共使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369种,占我院教材总量50.2%。其中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课程比例达23.13% 。详细情况见表13: 表13: 2013学年度各系部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情况一览表
另外,学院还出台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科研奖励办法(修订)》等奖励政策,鼓励老师主编或参编教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教师公开出版教材5部。 (四)教学改革(含教学内容、方法,课堂教学规模,教育教学研究等)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每年拨出教改经费20多万元,资助教师进行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为内容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各项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全院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取得了一批教学改革项目和成果。2013年学年,我院教师共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篇,EI收录论文10篇;主编或参编专著7部。 (五)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实践教学:我院根据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制定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实践性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及《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专业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定出各门课程实验大纲,并认真实行。全院实验开设率达100%;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88.5%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2013年8月底为止,全院共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17个(比上一学年增加13个),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学院还积极与知名企事业单位协作,在校内共建项目实训平台,为学生开展教学实习与实验提供场所。 2.毕业论文(设计): 我院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务处起草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程》、《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及工作日程安排下发到各系,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论文选题、指导教师安排、写作进度和质量要求、初稿修改、答辩等环节,都提出明确要求。为了达到教育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职称要求和师生比要求, 2012年10月,我院各专业共聘请57名其他高校有高级职称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于措施得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 我院建立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评估制度,每年都组织专家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查评估,检查毕业论文质量及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3.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近几年来,我院认真抓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掌握与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水平。学院每年拨出专款,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竞赛活动,并对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与奖励。各类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竞赛活动开展得热烈而扎实。2013学年,我院学生通过参加校外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获得国家级奖项6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奖项1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2项、优秀奖22项)。
我院学生参加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喜获多个奖项 以下是我院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数据: (1) 大学生职业资质培训情况(表14): 表14: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职业资质培训班开展情况一览表
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与上一学年持平。 (2)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课程开设情况(表15): 表15:学院2011年9月-2012年6月课程开设人数统计
(3)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表16): 表16: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创业教育开展活动统计表
与上一学年相比,参加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人数略有减少。 (4)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我院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工作思路,通过多种途径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在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义务支教、探访老人、探访贫困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德育教育活动)。目前,我院共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6个。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分布在从化市太平周边地区、从化市街口镇、清远佛冈县等地区,服务辐射面较广,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和欢迎。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我院领导反复强调,我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和立院之本。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第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工作,2012年9月到2013年7月间,分别召开了6次有各教学单位领导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第二,学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注意向教学工作倾斜,优先保证教学需要,并不断加大投入,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学院教育经费支出总数达2339万元;第三,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引导,及时研究与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推动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第四,学院建立了涵盖教学工作各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了本科教学质量,也保证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有效落实。 (二)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除了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上研究教学工作外,还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学院领导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例如:制定了学院、系部领导听课制度,要求学院领导每月听课2次,系、部领导每月听课4次;制定了中层及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制度,要求每位中层干部每月联系学生班一次,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制定了以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实施办法,加强对上述教学工作的扶持与管理,促进它们上水平。由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我院的各项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都开展顺利,且卓有成效。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教学管理制度:我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我院制定了83项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涵盖教学发展规划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与教学事务管理、课程与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各个教学环节,并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促进制度的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考核大纲、实验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备,并得到严格执行。 2.教学管理队伍:我院在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各系部共配备了45名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多数人具有硕士学位。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这些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热情为全院师生服务,为保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我院自建院以来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学院建立了以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互相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听课评价、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开展教学评估为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内容涵盖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1. 2013学年学生评教情况分析: (1) 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评价分析 从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效果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来看,该学期被评为优秀的641人次,占93.1 %;被评为良好的43人,占6.25%;被评为中等的4人,占0.58%;详细情况见表17: 表17: 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评价分析表
(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评价分析 从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效果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来看,该学期被评为优秀的563人,占92.6%;被评为良好的43人,占7.08%;被评为中等的1人,占0.16%;被评为不及格的1人,占0.16%。 表18: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评价分析表
2. 2013学年教学督导听课评价情况 (1)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分析 从教学督导听课情况来看,该学期被评为优秀的145人次,占32.15 %;被评为良好的243人,占53.88%;被评为中的58人,占12.86%;被评为及格的4人,占0.89%;被评为不及格的1人,占0.22%。 表19: 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分析表
(2) 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分析 从教学督导听课情况来看,该学期被评为优秀的187人次,占37.18%;被评为良好的256人,占50.89%;被评为中的56人,占11.13%;被评为及格的4人,占0.8%。 表2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分析表
教学督导们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搞好督导工作 (五)本科教学基本状况分析 2013年学年,我院认真执行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良好,各项教学工作都紧张有序地开展。各系部、各专业认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教学工作,使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得到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业务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都得到认真落实,确保了教学质量。 二是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并取得突破。2013年8月,我院通过申报,共获得6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其中精品视频公开课(新建)2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0项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项。与此同时,我院的精品建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牌专业、教学名师、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都得到稳步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不少项目都通过了结题验收或中期检查。 三是各项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活动蓬勃开展,效果显著。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教师共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9项。2012年9至2013年8月,本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成果249篇(其中EI收录10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一般期刊论文228篇),校内外立项项目44项(其中省级项目10项、市级3项、厅局级7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21项),获奖励成果7项,编写著作或教材7部。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均好于上一学年。 四是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如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多媒体课件竞赛、优秀课堂评选、举办教学公开课等)持续开展,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许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教师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聆听公开课教学 五是教风和学风进一步改善。广大师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搞好教与学的各项工作。教师基本消灭了迟到、早退现象,认真备课、授课,保证了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在100%以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旷课和迟到现象减少,因违规而受到处分的学生数量也明显减少。 六是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学院和各系部先后组织各类学术讲座40多场,参加听讲座的师生共8000人次。
学院还组织开展了科技学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2013年,第十一届科技学术节,有5962名学生报名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有1464名学生报名参加。学院还从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文艺竞赛活动。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我院学生参加校外竞赛获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6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奖项1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2项、优秀奖22项。
学生们参加校园文化竞赛活动 (六)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 1.关于专业评估情况:2013年5月下旬,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我院的2个申报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评审。通过评审,我院信息工程专业、财务管理专业2个专业被评定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2.关于教学工作状态评估: 2013年4月下旬,广州大学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专家组,对我院教学工作状态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我院以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此次评估。 3. 关于专业考证情况: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大学生,2013学年我院共开办16个培训项目,培训学生2502人次。详情见表21。 表21:华软学院2013学年举办各类专业认证培训班情况一览表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3年5-7月,我们围绕专业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文体课程和教学管理等项内容,对全院10927名在读本科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学习满意度抽样调查,实际调查对象为1560人。调查结果为:评价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占55.90%,评价为“一般”的人数占36.34%,评价为“不满意”的人数占9.23%。总的说来,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与上一学年基本持平。其中,学生对课程选修制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重安排、专业选修课程的提供对形成自身复合能力的影响、老师在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中所提供的参考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此次调查的详细数据见表22: 表:22:2013年在校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就业情况 1.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我院2013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为2301人,毕业率为98.00%,比上一学年增加0.06%;学士学位授予2193人,授予率为95.3%,比上一学年增加1.87%。 2.攻读研究生:2013年我院共有13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上一年增加11人。 3.就业情况:2013年,我院有本科毕业生2320人(含往届暂缓就业人数),参加就业人数为2123人,本届暂缓就业人数197人;在2123名参加就业人员中,已经就业2064人,就业率为97.2%,比上一学年基本持平。
快毕业了,同学们在丝木棉花丛中拍毕业照 (三)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1.2013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 我院2013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经就业2064人,平均月收入为2787元,比上届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增加32元。 表23: 我院201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统计表
2.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和薪酬情况的满意度 2013年8月,我们对我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711份、有效问卷1051份。调查结果表明,我院本年度已经参加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月薪在2700—3000元之间,少数学生的月薪为3200元以上,也有少量毕业生的月薪在2400元左右。有65%的毕业生对自身目前的薪酬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5%、10%。关于就业现状,55%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能够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27%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能够与所学专业有一部分对口,18%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这说明,我院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能够与社会需求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 此次调查的详细数据见下图:
3. 校友的就业竞争力 在2013年8月进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问卷调查中, 5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院毕业生与同类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水平、沟通与表达能力、再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而在危机公关能力、领导与执行力、项目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查的详细数据见表24: 表24:华软学院2013届毕业生竞争能力调查结果
(四)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2013年11月学院招生就业处通过各教学系向2013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发出了302份“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共收回问题256份,回收率为84.77%。经核查并两次录入后核对一致性后,将重选、漏选、所有项均为同一选项等按作废卷处理共44份,实际有效卷为212份,有效率为82.81%,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0.20%。经Cronbach's Alpha软件进行信度校验,信度为0.913(见表1所示),数据是有效的,可信的。 在有效的212项调查数据中,涉及共208家企业共计近720名毕业生,占我院2013届3174名本专毕业生(截止至2013年8月30日止的统计数)的约23%。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评分为85.09分(100分满分),表达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合计为89.15%,基本满意的为10.85%,不满意的为0。毕业生所在的用人部门对所用人才总评分为87.36分,表达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为89.15%,基本满意的为3.3%,不满意的为2.36%。用人单位表达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的点在道德品性、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心态与身心健康等方面。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道德品性、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健康状态与身心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方面。 具体调查结果请见表25: 表25:用人单位对华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表:
(五)毕业生成就 我院毕业生由于在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计算机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地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并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例如:软件工程系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余佳文,2012年和他的创业团队一起,开发出手机平台软件超级课程表,并于2012年末在广州注册了广州周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其团队开发的超级课程表已获得三轮融资,共获得企业投资1千多万。 又如:数码媒体系多媒体与影视编辑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吴海威,坚持边读书、边实践、边创业,带领研发团队拍摄电视宣传片。2012年底,金山软件公司需要拍摄一部招聘宣传片,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少。由于吴海威团队的拍摄制作方案更有新意和活力,符合年轻人的思维,最终被金山软件公司选中。2013年3月,吴海威注册成立了“珠海横琴海跃影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万元,招聘员工6人。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拓,如今已斩获多宗大单。
吴海威(右一)和他的团队创办海跃影像传媒公司
再如:网络技术系信息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黄婕,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学科竞赛,在校期间先后获得10-11、11-12学年度学院“华软奖学金”,并获得 2012年学院第九届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一等奖;2013年代表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广东赛区比赛,获得非英语专业组决赛特等奖;2013年5月被澳门科技大学录取攻读理学硕士(资讯科技)学位,获研究生全额奖学金。 七、特色发展 (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近几年来,我院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精英式、理论式的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应用型、着重综合能力培养型教育模式。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第一,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进行补充和修订,力求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保证公共必修课学时的前提下,学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学时和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分量,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院坚持实行“应用能力培养应遵循全程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原则,合理安排各个年级的专业课、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认真予以落实。 第二,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我院注意改变课程设置中只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忽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的现象,开设了一些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选修课,使各学科的学生能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熏陶,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还注意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系、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大力支持各系开办精英班、特训班。近年来,软件系、网络系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相继举办“JAVA精英班”、“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特训班”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精英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要求各系认真学习软件系、网络系的做法和经验,积极举办这类培训班。 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近几年来,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各类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和资助力度和奖励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赛,通过参赛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第五,积极走协同创新之路,认真总结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联合办学的经验,努力实行产学研相结合。近几年来,我院各系、各专业积极走出去,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办学,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每个教学单位都落实了2—3个协同办学的企事业单位,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建立了一批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业务实习环境和实践环境。软件系与微软、IBM等国际顶尖IT企业实行课程嵌入、合作开设课程,积极与它们进行深度合作,使教学紧贴行业技术发展前沿,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学到世界上最前沿、最先进的软件技术。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与经验 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初步构建了IT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我院根据发展规划与定位,以适应IT类产业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信息类专业,目前已形成以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在人才培养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重素质、重能力、重特色”的人才培养优势凸显。2013学年,我院学生通过参加校外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获得国家级奖项6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奖项1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2项、优秀奖22项)。 2.建立了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 我院较早实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全院自由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申请提前修读学分、提前毕业。 为了推行完全的学分制,我院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构建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开发出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课程安排、学生选课、考勤、考试成绩登记等,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 由于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和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和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八、对上一学年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及解决目前尚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上一学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情况: 1.上一学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级职称教师数量仍显不足; (2)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3)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起步不久,获得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不多。 2.解决问题的措施及结果 (1)针对高级职称教师数量不足问题,2013学年,我院注意在积极调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同时,加大与母体学校广州大学的联系,聘请一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做兼职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在部分高职称教师退休的情况下,我院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数量没有减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也日趋为合理。 (2)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2013学年,学院组织各系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业务指导。学院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测试、教学公开课、优秀课堂评选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展示的舞台,激励他们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学院还组织教学督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切实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我院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进步很快,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为了提高申报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能力,2013学年,我院进一步采取措施,从多方面鼓励教师开展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对申报成功并立项的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配套资金额度,并对申报成功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教师进行奖励,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这些做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2013学年,我院师生共获得6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5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另外,还获得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二)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教师科研水平不高,申报成功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较少; (2)网络教学资源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拟采取的对策 (1)在加强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科研和教研工作,加大教研和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和教研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努力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及以上各类研究课题;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来学院举办讲座,介绍开展各类研究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对于申报成功省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和科研项目的教师,给予配套建设、研究经费;对申报成功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的教师,在年终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2)在进一步充实原有的学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新建学院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综合平台,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计划投入建设经费5万元,购买该综合平台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并动员全院的力量,构建相关教学内容,力求将该综合平台的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发布平台、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资源平台、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互评式作业平台、课程资源库、科研教研资源库、学生资源库、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资源库、公共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计划在2014年6月底之前建成。
结语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母体高校广州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2013学年,我院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决心继续发扬成绩,改进不足,继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为目标,努力拼搏,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一流高校而奋斗!
附件:《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2014年3月27日
附件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人数及所占比例 1-1本科生人数 2013年学年,我院有在校本科生10927人,比上一学年增加411人;尚未毕业的专科生6人,比上一学年减少807人。 1-2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 2013年学年,我院本科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99.95%。 2.教师数量及结构 2-1教师数量 2013年学年,我院有教师5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32人),与上一学年基本持平(说明:按照省厅关于“对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按专任教师数的50%计算”的要求,32名兼职教师折合专任教师17名;全院计有专任教师514人)。 2-2 专任教师数 2013年学年,我院有专任教师498人。 2-3 教师结构 A.职称结构 2013年学年,在我院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40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06人,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218人,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118人,均与上一学年持平。 B.学历结构 2013年学年,在我院530名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6%;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2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2.3%。 C.年龄结构 2013学年,在我院530名教师中,35岁及以下教师为 323人,占教师总数的60.9%%;36-45岁教师为115人,占教师总数的 21.7%;46-55岁教师为58人,占教师总数的10.9%;56岁以上教师为34人,占教师总数的6.5%。 D.学缘结构 2013学年,在我院教师中,有213人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占教师总数的40.2 %;295人毕业于国内一般大学,占教师总数的55.7%;22人毕业于国(境)外大学,占教师总数的4.1%。 2-4具有高级职务教师比例 2013年学年,在我院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技术职称的教师共146人,占教师总数27.5 %,与上一学年持平。 2-5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 2013学年,在我院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48人,占教师总数的46.7%。 2-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2013学年,在我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占教师总数的3.6%。 3.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2013学年,我院共有23个本科招生专业,比上一学年增加2个;共录取本科新生2794人,比上一学年减少226人,。 4.生师比 2013年学年,我院有在校学生10933人,有教师514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聘期在两年及以上的兼职教师32人,按专任教师数的50%计算,折合为16人)。生师比为21.27:1,与上一学年略有提高。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到2013年8月底止,我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383.65万元;购买各种教学、科研仪器,教学、科研仪器总台数为9989台(套)。按现有在校学生10933人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924.2元,比上一学年增加52.5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0.91台(套)。 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13学年,我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8.37万元,新增设备507台件。 7. 生均图书 到2013年8月底止,我院图书馆有馆藏文献779339册;其中纸质图书770045册,比上一学年增加38908册;生均图书71.3册,比上一学年增加6.3册。另有中外文期刊报纸229种。 8. 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种数 8-1 电子图书 2013学年,学院图书馆当年拥有超星电子图书128万种;另有各类光盘(磁带)4万片(盘),中外文数据库3种9个库。 8-2 电子期刊 2013学年,我院拥有电子期刊资源量605285.9375GB。其中:读秀知识库240万种,名师讲坛视频110000个,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源量6000GB,中国知网资源量2450GB。 9. 教学条件 9-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我院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0.79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87平方米。 9-2 生均实验室面积 目前,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达8108平方米,生均0.74平方米。 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013学年,我院教育经费支出合计为17354万元,比上一学年增加125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39万元,生均2146.6元。 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2013学年,我院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位476万元,与上一学年基本持平。 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2013学年,全院当年投入本科实验经费433万元,生均396.3元。 13. 生均本科实习实验经费 2013学年,全院投入本科实习经费58万元,生均53.1元。 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总门次 14-1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2013学年,我院共开设课程829门。其中,必修课548门,选修课281门。选修课分为全院通识类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全院通识类选修课132门,专业选修课149门 。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26门,专业必修课522门。 14-2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次 2013学年,我院开设课程总门次为1252门次。其中,必修课961门次,选修课291门次。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我院各专业总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数为21-22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3%左右。各学科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见下表: 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一览表
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我院各专业总学分为160学分,选修课学分数为45学分左右;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8%左右。各学科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见下表: 选修课学分所占比重一览表
1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2013学年,我院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40人,占教授总数100%。 18. 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2013学年,我院由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为107门,占当年课程总数12.9%,比上一学年增加2门。 19. 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 我院201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为2301人,毕业率为98.00%,比上一学年增加0.06%。 20. 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 在我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被授予学士学位的为2193人,授予率为95.3 %,比上一学年增加2.4%。 2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21-1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2013学年,我院有本科毕业生2320人(含往届暂缓就业人数),参加就业人数为2123人,本届暂缓就业人数197人;在2123名参加就业人员中,初次就业人数为2064人,初次就业率为97.2%,比上一学年基本持平。 21-2 应届本科生就业率 我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最终参加就业人数为2098人,就业率为98.82%,比上一学年增加0.6%。 22. 体质测试达标率 2013学年我院有在校本科生10927人,体质测试达标的学生为10920人,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8.1%,与上一学年略有增加。 23. 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3年5-7月,我们围绕专业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文体课程和教学管理等项内容,对全院10927名在读本科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学习满意度抽样调查,实际调查对象为1560人。调查结果为:评价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占55.90%,评价为“一般”的人数占36.34%,评价为“不满意”的人数占9.23%。总的说来,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与上一学年基本持平。其中,学生对课程选修制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重安排、专业选修课程的提供对形成自身复合能力的影响、老师在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中所提供的参考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2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2013年8月,学院招生就业处通过各教学系向2013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发出了800份“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65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2%。 在有效的调查数据中,涉及共208家企业共计近720名毕业生,占我院2013届3174名本专毕业生(截止至2013年8月30日止的统计数)的约25.2%。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评分为87.36分,表达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为89.15%,基本满意的为8.49%,不满意的为2.36%。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道德品性、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健康状态与身心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方面。 25. 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25-1 2013年4月23-25日,受母体学校广州大学委派,以庞永师教授为组长的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自评报告、审核教学工作状态资料、查看教学设施以及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院教学工作状态进行了考察与评估。评估组经过考察和评估,认为我院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重视制度建设,管理规范有效,重视专业建设,专业布局合理,重视质量管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重视学风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学工作状态良好。希望我院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25-2 2013学年,我院通过申报,获得省教育厅多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其中本科专业改革综合实验项目1项、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项目1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精品开放课程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项。 25-3 2013学年,我院教师共申报成功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9项),申报成功校内外科研项目44项(其中省级项目10项、市级3项、厅局级7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21项),发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论文249篇(其中EI收录10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一般期刊论文228篇),有7项教学成果获奖,编写著作或教材7部。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均好于上一学年。 25-4 2013学年,我院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学院和各系部先后组织各类学术讲座40多场,参加听讲座的师生近8000多人次。学院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有74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学院还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成效显著。2013学年,我院学生通过参加校外竞赛,获得国际级奖1项,获得国家级奖6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1项),获得省级奖1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2项、优秀奖22项)。
————————————————————————————————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办公室 2014年3月27日印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