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服务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促进就业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试行)
日期:2021-05-17 11:25:5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30

关于印发《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促进就业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试行)》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就业工作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质量,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促进就业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试行)》,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切实执行。

附件: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促进就业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试行)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招生就业处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促进就业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试行)

 

学院各部门: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在新形势下的充分就业,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积极求职就业,我院特制定就业工作制度与具体措施如下,望学院各级部门认真落实并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就业工作

在学院就业指导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和学院招生就业处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各系成立由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制度、措施及本年度工作计划,具体组织、领导、指挥、督促、协调和实施本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上至组长,下至每个组员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学院等各级组织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毕业生的沟通与联系,深入每一个毕业生,了解大量社会就业信息,联系就业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全面促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落实。

二、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

1、实施导师制

全面落实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实施高校教师与企业精英双管齐下进行专业指导的导师制,创新在校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培养方式,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各方面素质,从入学开始加强能力培养,增加实践能力,促进就业与创业。

2、精心设计教学实践和打造第二课堂

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在校生专业对应就业行业的分析与探索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指引作用,开展国家就业政策知识竞赛,使学生及时掌握国家就业政策、享受国家就业政策,让学生学会把握就业方向与职业定位的具体方法,加强求职技能与技巧训练,提高求职成功率,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学生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相关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全面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3、组织专题讲座与技能培训

从法律角度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教育培训,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入手,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择业、应聘、签约指导的培训。从了解国家产业发展角度组织产业发展环境论坛、产业政策解读讨论或团体辅导,通过讲座让毕业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够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思,在就业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开发国际服务外包新课程

每年进行就业市场调查,根据外包企业用人实际需求,加强国际服务外包培训课程的开发,对我院相关专业在校生进行岗前培训和项目实训,使毕业生就业适应度提高,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形成反馈意见使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突出

针对本院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鼓励在校生和授课老师利用各类假期,到企业实习、参观、考察,在实习等活动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带回企业活动案例进行分享,使学生拓宽视野,老师教学内容实际落地。

四、就业市场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特色,进行精细化、专业化建设

1、在原有招聘信息不间断发布的大前提下,进行精细化就业市场建设

积极利用各级政府、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大型专业招聘市场、各高校等资源,将其进行精细化整合、分类、筛选,组织小而精、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做到不敷衍、不折腾。

2、开展职业定位团体辅导与职业咨询工作

开展就业心理调适、职业定位、求职技能、岗位适应等团体辅导与职业咨询工作,使学生在就业时少一些茫然感,少一些失落感,愿意自我面对,并能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认同与自豪感。

3、积极开拓政策性就业市场

随时关注国家就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拓宽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并根据相关就业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步骤与措施,使本院学生充分享受国家就业政策的支持。

五、加强就业援助行动

通过精细化跟踪和服务,摸清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自我认知、就业定位不准、遭遇就业挫折、学业等原因影响产生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建档与分类,并根据本系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1对1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帮助提高应聘技巧、缓解心理压力、查找亮点,提升能力,树立自信,并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为他们推荐、介绍合适的岗位,尽快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

 

,